撒叶儿嗬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湖北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湖北清江流域中游地区土家的一种祭祀歌舞。"撒叶儿嗬"即跳丧或"跳丧鼓"。

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土家族撒叶儿嗬

申报地区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批准时间
2006年


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遗产编号
Ⅲ-18

非遗级别
国家级

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覃自友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言科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汪达升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目录
1历史渊源
2风格特色
3传承现状
4传承意义
5保护措施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撒叶儿嗬"历史悠久,山寨里有人去世,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和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它在土家山寨流传了数千年之久,风格雄壮威猛,充分体现了土家汉子雄浑刚劲、粗犷豪放的个性。 唐樊绰《蛮书》谈及土家先民巴人葬仪时写道:"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清《长乐县志》云:"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曰丧鼓;互唱俚歌哀词,曰丧鼓歌。"

土家"撒叶儿嗬",汉族称"跳丧",又叫"打丧鼓"。是土家族民间悼念死者,为死者送行的一种隆重的送葬仪式。"撒叶儿嗬"作为土家族的祭祀舞蹈,表演形式完美,曲牌丰富,其唱腔古老,舞姿粗犷,是土家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表达了土家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保留了渔猎时代和农耕文明的生活画面,积淀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遗存,因此,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2014年,土家"撒叶儿嗬"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折叠编辑本段风格特色
"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乡亲们聚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鲜亮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的举行。土家族认为人的生死有如四季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享尽天年的老人辞世是顺应自然规律,值得庆贺。如果有老人去世,他们认为这是升天,叫"白喜事",因此,不论死者是男是女,也不论死者名望高低,乡邻都要为死者打一夜丧鼓,以此怀念故人,安慰生者。"人死众家丧,大伙儿都拢场,一打丧鼓二帮忙"。土家人就这样用绝妙的歌腔舞态表达自己旷达的生死观。

折叠基本动作
"撒叶儿嗬"表现的内容主要有先民图腾、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历史事件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的回忆及其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与是非观念。因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溪峒纵横、崇山峻岭的山区,长期越涧过水、攀岩背负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形成了"撒叶儿嗬"独特的表现风格。

跳舞时先由歌师击鼓叫歌,舞者随鼓声应节起舞,舞蹈形式有24种套路,其动律特点是顺拐、屈膝、悠颤,出现6/8拍子带切分音的节奏律动。不管用什么节奏,不论多少人参与,舞蹈动作都十分对称,动作姿态一般都是哈腰、曲膝、八字步、摆胯、绕手,身体按节奏上下或左右颤动,手、脚、胯向同一方向呈顺边运动。

"撒叶儿嗬"舞步舞姿,刚劲有力,粗犷豪放。"(《夷水古风》)按摹拟动作形象来分有'风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子含泥'、'猛虎下山'……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舞者跳着跳着,忽然鼓点一变,对舞中的一人猛然跳跃腾空,一掀舞伴,两人躬身逼视,忽见击掌撞肘,前纵后跃,一跃一扑,模仿猛虎扑食的动作,口里还发出一阵阵啸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上后空翻跃过来,动作形象逼真"。

"撒叶儿嗬"动作调度较有规律。以"反胴体"贯穿始终,即:"顺边下沉、晃悠、颤动。"舞者身体在收缩与伸展、推进与拽拉、挺身与曲身、摇摆与晃动、震颤与抖动中展现出美来。第一种调度是,二人面对绕手,再向对方右侧上步,交换位置;第二种调度是,二人面对绕手,再向对方右侧上步,然后向左转圈回到自己原来位置;第三种调度是,二人左脚起步,第一步面对面,第二步背对背,第三步面对面,第四步背对背,然后向左转半圈,成为面对面,这种动作调度在核心舞段中出现较多

其动作为舞者脚掌紧紧贴地,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颤动,两腿交错行进,有点像迪斯科,但其中双肩相靠、曲膝、弯腰、双手抱头、身体抖动部分,又有点像太空舞,很是好看。 "撒叶儿嗬"突出一个"虎"字,即:"模仿老虎相互进退、撞击、跳跃、旋转。"舞者身体在腾空中展现出"虎威"来。其基本动作为:双方搂肩对跳,你进腿他躬身,一方借势屁股一蹶,另一方乘势腾入空中,一跃一跳,很像饿虎扑食,老虎之"威"表现得活灵活现。"撒叶儿嗬"曲牌众多,结构复杂。

"跳丧"中脚的动作很丰富,乐园、榔坪等地区,习惯将左脚或右脚提起后,向另一只脚前方点一下再行走,资丘、桃山等地区,习惯将左腿吸起,作为起步的动作,渔峡口的双龙等地区,行走的第一拍,左脚向左右占摆一次,乐园、榔坪、火烧坪地区,行走时,身体显得松弛,小平步行走,民间艺人称为"碎米子步"。行走时,像踩在棉花上,随着音乐节奏颤动,给人以轻盈之感。西南地区,即资丘、桃山、麻池、渔峡口等地,每一行步脚掌紧紧抓地,民间艺人称为虎步,步伐迈的较大,显得稳重有力。

折叠音乐
舞蹈音乐和唱腔有高腔或平腔之分,旋律节奏有2/4、4/4、6/8,以6/8为主。"撒叶儿嗬"的配乐只有大鼓一种。舞时,"一人持一对木锤击鼓而歌,二人到堂中踏鼓、接歌、起舞,有时四人交替和穿插对舞,叫作'走四门' ……大鼓既是伴奏乐器,又是歌师(击鼓者)指挥舞蹈、交换曲牌、调整情绪的工具。一鼓多用,敲击鼓心、鼓边、鼓邦发现不同音响"。这就使人联想到"击鼓进军"的古战场景象。舞蹈时,掌鼓者通过鼓心、鼓边、鼓沿击出多种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舞蹈者则"脚跟鼓点鼓跟脚",和歌而舞,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激越时似山风呼啸,舒缓时如轻舟荡漾,有张有弛,古老质朴。"撒叶儿嗬"在土家族民间世代相袭,盛传不衰,浸透着土家人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撒叶儿嗬"歌词大都是为亡者歌功颂德,并用子孙成就告慰亡灵;安慰孝家节哀顺变,继承先人遗志,再创辉煌。出唱一些英雄事迹;尤其是武将的战绩,如《杨家将》、《薛仁贵征东》等。"演唱分高腔和平腔二种。高腔刚劲高亢,如声振林木;平腔舒缓流畅,似潺潺流水"。其主旋律均在于教人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继续前进。

"撒叶儿嗬"的观众不分男女老幼,但跳舞的演员都有传统的铁规:男跳女不跳。俗话说:"女人跳丧,家破人亡。""跳起来手舞足蹈,亦歌亦舞,体力消耗很大,如遇热天,还打起赤膊跳,挥汗如雨。"撒叶儿嗬"舞姿刚劲,歌声激越,舞者为男性猛士,加之战鼓伴奏,具备了战事的重要因素,表演起来,具有浓浓的火药味,说它由战舞演变而来,不仅有道理,而且有根据。《山海经》记巴人"干舞,用兵以禳"。这种舞史称为"武舞"。约在四千年前有之。《华阳国志·巴志》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陡倒戈,故世称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临丧祭祀,有歌有舞,这就是早期的"撒叶儿嗬"。

折叠编辑本段传承现状
为了守望历史、弘扬传统,我州将撒叶儿嗬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保护,并将其作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进行传承与利用,在巴东野三关建立了传习馆,野三关镇、清太坪镇组成了数支撒叶儿嗬传艺队伍。以音乐家刘启明为代表的文化人系统记录,并出版了《清江流域撒叶儿嗬》一书,以州民间艺术大师黄在秀为代表的撒叶儿嗬传艺班,多次在湘鄂黔渝民间文艺展演舞台上表演,屡次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以州民间艺术大师谭学聪为代表的撒叶儿嗬组合,分别走进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第十三届青歌赛比赛大厅,在原生态演唱组别中先后荣获铜奖与金奖,并获全国电视观众最喜爱的歌手称号。

折叠编辑本段传承意义
"撒叶儿嗬"是歌、舞、乐浑然一体的艺术。它的声腔以男嗓高八度运腔,歌调是一种古老的特性三度,仅存于清江迤北长江三峡北岸的兴山一带,在其他歌种中已成绝响;其曲体结构与楚辞体式多有相似,从中尚能找到古代巴楚之地祭神乐歌的影子。歌舞中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积极人生态度,贯穿着豁达通脱的生命观念。 "撒叶儿嗬"为清江土家所独有,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措施
为了传承土家"撒叶儿嗬",龙河村群众文艺活动队自发筹款1万余元,邀请巴东野三关镇"撒叶儿嗬"传承人来到该村,进行了为期20天的专题培训。除了"撒叶儿嗬",群众文艺活动队还邀请文化志愿者教授八宝铜铃舞和滚龙连厢,每天傍晚在集镇歌乐城广场上,近200名文艺爱好者参与,有老人、有中年妇女也有小孩,他们舞动着、展示着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群众欣赏和学习。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巴东县文化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土家族撒叶儿嗬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跳丧有它所附存的特定环境——天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先前三峡地带的土家也是跳丧的,可是现在已很难见到了,这就与人文环境的变迁有关。先前清江上游和下游的土家也是跳丧的,可是现在已基本不跳了,这就与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异都有关。清江最闭塞的地方不是上游,不是下游,而是中游。上游自从明朝设立卫所以来,下游自从改土归流之后与沙市一带增进了经济联系以来,跳丧就越来越少了。古时,跳丧或许遍及整个清江流域和三峡地区,如今,只有清江中游的长阳、五峰、巴东及周边地带还在跳“撒叶儿嗬”。跳丧作为现今仅存于湖北境内的清江流域中游地区土家的祭祀歌舞和风俗,虽然目前在清江中游还很兴盛,每有亲亡,其众必跳,但从历史的情况看,流行的范围在缩小,因此急需加强保护。加之外来文化的侵入,年轻人对多种文化形式的向往,对本土文化缺乏认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兴趣有减弱的趋势,土家的乡民们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读书、务工,留在家中的人减少,传承的人群自然降低,等等,也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增强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