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舞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新春之际在霹雳炸响的爆竹声中"舞狮",逐渐成为人们避邪免灾、吉祥纳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态可掬、温文尔雅,以表演戏球、踩踏板,与人亲昵似猫的"文狮"和矫健迅猛、虎视眈眈,以高难杂技性表演为主的"武狮",基本成为北、南两方风格回异的两种"狮舞"形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狮子舞

外文名称
Lion Dance


类别
舞蹈

表演类型
文狮、武狮


目录
1汉族舞蹈
2历史沿革
3表演类型
4舞蹈起源
折叠编辑本段汉族舞蹈
"狮舞"除以上表演形态外,还有至今流传在陕西省城固县的"狮舞"一绝:"笑和尚耍狮"。 这个由笑和尚与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赎罪狮子间的戏剧性表演,过去达108段之多。其表演既可令人啼笑皆非,又可见人性化狮子的精彩表演,是当地人们春节时最为盼切的节目。其中,最精彩的段子《懒婆娘抢场》,是述说秋收时节,人们都在忙于打麦扬场、收获归仓。而由大头和尚扮演的"懒婆娘",却早上起来磨磨蹭蹭地穿衣洗脸、梳头打扮,拿着镜子左照右看,懒得去场院干活。

而在为尽快赎罪狮子的多次催促下,懒婆娘才百般无奈地挑起箩筐来到场上。由于勤奋狮子的帮助,麦子很快打完了一半,这时懒婆娘的困劲儿又上来了。天有不测风云,忽然雷声滚滚,但懒婆娘倒在席子上竟打起鼾来,丝毫不顾风雨将至。狮子看着即将被雨水冲走的麦子,心急如焚催促着懒婆娘赶快起来,但难以生效。狮子在忍无可忍之下,只得用利齿去咬她的脚跟、扯她的席子,才把懒婆娘叫起来抢收完场上的麦子。懒婆娘与狮子在表演中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和反串懒婆娘惟妙惟肖的作态,达到引人入胜的地步。表演完毕,笑和尚还以各种姿态展现写有祝贺吉庆语言的字幅向人们祝贺新春,迎来人们无限的欢喜与欣慰。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我国舞狮子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仅仅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在唐朝时期(公元618--公元907)狮子舞就已被引入宫中,成为"燕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的时候,140个人组成的合唱队高唱"太平乐",以衬托气氛。当时宏大的规模可见一斑。

狮子舞遍及中国各地,南北都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歌舞团、杂技团都把舞狮子作为传统节目来演出,并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特长进行加工、整理,成为我国舞蹈、杂技中的一个亮点。

折叠编辑本段表演类型
狮子舞分为两类:文狮、武狮。文狮子一般是戏耍性的。擅长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比如: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滚、跳跃、戏球等等。武狮子则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过跷跷板,难的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桩这样的高难动作。

折叠编辑本段舞蹈起源
狮舞源于佛教,最早以"花会"形式出现,肇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乡村的房屋门口,桥头两侧、公共场地等尚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石狮,人们以狮子为避邪之物、吉祥象征,并在敬神祭祖时,以舞狮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良好愿望。狮舞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由狮子班达一特定组织进行活动。

每遇狮子班进村演出,都有专人报信,而且吹号、敲锣、打鼓、放鞭炮、热烈非凡,示意吉祥降临。李家巷小架狮子舞在1949年解放以前,每逢农历二月初二,长兴县下箬地区的"夏成社"会有庙会活动,本地区的土地菩萨便要从寺庙中被抬出,称为"出会"。这一天,本地区范围内的每个村庄都要献演一个节目,1936年,蒋家村便创编了"小架狮子舞"参加庙会。之后,由于有"狮王镇宅,吉祥之兆"一说,"小架狮子舞"被保留下来,每年从农历除夕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会被人请去调演。

狮舞纯属喜庆性舞蹈,娱乐性、趣味性较强。历史以来,逢传统节日和地会活动,象征吉祥的狮舞是必不可少的。李家巷的小架狮子舞在当地农村喜庆节日中常有演出活动,表演人数一般有7-8人,5人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2人舞狮。表演时,两人合扮一头狮子,前者双手握住狮头道具戴在头上,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身披着用麻、羊毛编织加工而成的狮皮,前半段演出,先表现狮子的活泼神态和喜欢嬉戏的性格,通过演员的肢体活动,来表现狮子"搔痒"、"舔毛"、"打滚"、"抖毛"、"啃爪"等习性动作。后半段,狮舞开始运用技巧,表现狮子威武的神态,常与武术、杂技动作相糅合,表演高难动作。小架狮子舞动作名目繁多,除了在平地上打滚、表演"拜四门"等传统动作外,还有独特的高空表演。场地上放置三张平板桌,狮子从第一张桌子开始绕脚而上,一直到第二、第三张桌子,最后在第三张桌子上面加上一条板凳,狮子要登到最高处的板凳上表演,称为三桌半,最后,狮子腾空而下,打滚起舞,相当惊险。表演中用打击乐伴奏,但狮舞的动作不受音乐节奏的限制,音乐只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