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维吾尔族民族舞,“刀郎舞”却更深入人心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同是维吾尔族民族舞,“刀郎舞”却更深入人心
 
 
刀郎舞在南疆叶尔羌河中下游的两岸,有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这就是麦盖提县,闻名天山南北的刀郎舞之乡,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跳刀郎舞。在节假日,在丰收之后,在婚礼上,在喜庆之时,能歌善舞的人们便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跳起刀郎舞。
 
  刀郎舞是维吾尔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具有浓郁的边塞气息和风格。舞姿开朗大方,粗犷矫健,使人欢乐,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刀郎舞是麦盖提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刀郎”是麦盖提的古地名,它的意思是成堆成群。在很久以前,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沙丘、碱滩、红柳、胡杨。而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却有一块良田绿洲,居住着一些很早很早迁移或者战争遗留下来的人。后来由于大自然的变迁和宗教的传入,以及战争的影响,这块良田绿洲变成一堆一堆的沙丘,人们只好向叶尔羌河流域搬迁。
 
 
 
  同时从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叶城县、莎车县等地也流入一部分寻求生活出路的人。这些按地区习惯分居成堆,形成一堆一堆的居民点,当时维吾尔族称其为”堆郎”,后来语音又转变成“多 郎”或“刀郎”。至今在麦盖提县居民中,仍有不少人称自己为“刀郎人”。
 
  自古以来,勇敢骠悍、勤劳朴实的刀郎部落就在这里生息。这里森林茂盛,野兽出没,刀郎人经常狩猎,他们定周末为狩猎日,每逢这天,青年人手持长矛、木棒。弓箭一起狩猎。胜利返回后就聚在一起跳舞和演唱“刀郎木卡姆。”这里还有一部分人从事耕种,每当风调雨顺、粮丰畜壮之时,人们便围着篝火,通宵达旦 出狩猎的紧张和战斗气氛。
 
伴奏刀郎舞的音乐叫“刀郎木卡姆”,它原有十二个套曲,但已有三个套曲失传,现留下有九个套曲。每套分五个段落,每段配有两首诗歌,加在一起,全套共四十五段乐曲,九十首诗歌。用沙塔尔、独他尔、热瓦甫、卡龙琴、艾捷克、手鼓等乐器演奏。
 
刀郎木卡姆的歌词,是随着时代不同而变化的。过去多以嘲讽、反抗统治者为主,而解放后,则以歌颂新时代和幸福生活为主。歌词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铿锵有力。
 
 
 刀郎舞流传颇广,不但在 麦盖提,而且在 叶尔羌河畔的 巴楚县、 莎车县,在 吐鲁番盆地,都可以看到刀郎舞的英姿倩影。目前,跳刀郎舞已成了维吾尔群众庆祝节日和闲暇娱乐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很多体操和武术动作也揉和到这古老的民间艺术中了,使刀郎舞更加洒脱刚劲,引人入胜。
 
 
  萨玛本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名称,古代维吾尔族曾信仰过此教。当时由于生产力的极端落后,人们在专职的司祭者——“萨玛”的组织下,用歌、鼓、舞的形式,向自然界的多种神灵祈求狩猎和农业的丰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改变,逐渐从祭祀礼仪演变为劳动群众年节时的集体娱乐活动,后又发展成为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除年节外,一般欢庆场合有时也跳萨玛。萨玛舞蹈和音乐还被吸收在十二木卡姆的第三部分——麦西来甫中的开头部分 。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后,统治者也利用了萨玛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进行宗教活动。例如,把两手高举的动作,解释为“胡达(上帝)在天上”,一手扶胸的动作解释为“胡达在心里”…… 。虽然跳萨玛时有唢呐吹奏,铁鼓敲打,但不准欢笑,舞者的情绪和舞蹈的气氛是肃穆庄严的。在寺院屋内举行的萨玛,没有音乐,随着阿訇的祷词,边舞边喊着有节奏的“哦呜—— 哦呜!”的呼声。但是在民间的娱乐场合,群众跳萨玛时,仍充满欢快的气氛。解放后则跳得更加雄健有力。?
 
  库尔班节的清晨,清脆的铁鼓声随着和煦的晨风,飘到千家万户,人们穿上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大礼拜寺的广场,欢度传统的节日。大家合着鲜明有力的萨玛曲调和铁鼓的节奏,跳起萨玛舞。舞者沿着逆时针方向前进,合着鼓点“咚”的强音起步,渐渐节奏转快,鼓声益发有力,动作也转为激昂热烈,很多人开始做萨玛舞所特有的连续性的跳转等技巧性动作。观众和舞者相互呼应,情绪越发高涨,最后在欢腾的齐舞中结束。?
 
  参加跳萨玛大都是男性,有时也有妇女参加,但都是妇女们自己在一起跳。萨玛舞脚步平稳扎实,充满了劳动生活气息。
 
  萨玛舞的动作和鼓的节奏配合紧密。“咚”的时候多是全脚着地,稳而有力,不生硬又不马上抬起,有附点音符的效果。动力腿抬起时,主力腿的膝部有个明显的屈伸,身体的起伏也较大。?
 
  手多是自然形态的半握拳,下甩打开和弯屈收回,都有明显的悠劲。身体随着手的悠摆,有左右微晃的感觉,单步擦地跳起接空转、单步跳转等是萨玛中常见的技巧动作。
 
 
  萨玛有专门的曲调,开始前常常是吹奏人们熟悉的木卡姆或赛乃姆的乐曲,然后随着鼓的节奏变化转入萨玛乐曲。
 
  萨玛舞的音乐节奏刚健有力,很有特色,基本上可分为可下几种节奏:?
 
  伴奏萨玛的主要乐器是唢呐和铁鼓。唢呐数量不一。鼓以音高不同的两个鼓为一组,发出“咚”、“当”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大的场合,有时有两三组,外加一个音色更浑厚的大鼓,突出“咚”的音响效果。鼓的节奏决定着舞蹈的快慢和动作的和谐统一。有经验的鼓手,使鼓点敲击的变化多样,激励着舞者和观众的情绪。唢呐吹奏的曲调比较灵活,不受鼓的限制,有时拖两三个小节的长音,或音歇三、四小节,以突出鼓的节奏。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