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接龙舞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湘西苗族接龙舞来源于湘西苗族人世代相传的祭祀习俗。在每年的春耕和秋收后,苗族人都要举行"接龙"活动,传说龙是苗族人敬仰的神灵,龙又是人们的图腾,人们向往着龙能除灾去病,能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湘西苗族接龙舞
地点
湘西

类型
接龙舞
道具特色
青布伞
目录
1文化起源
2历史发展
3内容创新
4道具特色
5音乐特色
6表演特色

文化起源

湘西苗族接龙舞来源于湘西苗族人世代相传的祭祀习俗。他们把龙看成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为了迎接龙的到来,在"接龙"人们手拿各种五色斑斓的彩旗,跳起优美、欢快的接龙舞。在湘西苗族地区,过去人们深受统治阶级压迫,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于龙的身上,传说龙是苗族人敬仰的神灵,龙又是人们的图腾,人们向往着龙能除灾去病,能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历史发展

起初,接龙舞只是苗族人在重大节日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每逢吉日良辰,龙司(苗族人举行接龙祭祀时的主祭人)就会举行祭祀仪式,首先是祭雷神、敬祖先,在龙司主持下,鼓乐其鸣,龙司边摇铜铃边唱巫词,吟唱的内容意思大多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对雷神的祈求,龙司祈求雷神不要同龙作对,让龙能大显神威。之后,龙司开始祭龙神,决心把龙请到苗山来,龙司作法,请龙下凡,此时,人们接龙,在龙司的带领下,人们穿着节日盛装,组成了接龙的队伍。龙司领头,在吹打乐队的伴奏下踏着节奏,跳起欢快的接龙舞,湘西苗族人的接龙舞就这样流传至今。

接龙舞是湘西苗族人非常喜爱的舞蹈之一,它同鼓舞、跳香舞、盾牌舞、绺巾舞等诸多舞蹈一样,受到苗族人的特别青睐。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挖掘民族民间艺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就在北京举行过全国民间文艺调演。

1957 年,湘西苗族接龙舞参加了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文艺调演,周总理和朱德委员接见了全体演员。从此,接龙舞由民间的广场文化开始向舞台艺术发展,后来,又根据需要加进了乐队伴奏等音乐内容,变成了观赏性极强的一种民族舞蹈。改革开放后,

1978 年,接龙舞由花垣县文化馆编排,参加湘西自治州文艺汇演,并获得了奖,受到群众、专家的好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湘西自治州为了进一步整理与发掘民间艺术,经州文化局批准,举办了接龙舞训练班,专门传授接龙舞的技法与表演。接龙舞在起源和发展中经历了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和后来舞台上的艺术加工创作,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总是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接龙舞同其他舞蹈艺术形式相比有着自已的特色,是苗族人民长期以来艺术提炼的结晶。

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接龙舞的本质特色。湘西苗族接龙舞通过艺术加工后,一般为八人参加,但在编排集体舞时,人数就由需要而定。跳舞时,舞者动作舒展,基本步伐多为弧形,线条流畅。为了使接龙舞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湘西自治州的一些文艺工作者又对其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在去掉原始祭祀内容后,进一步舞蹈化,丰富了基本语汇,提高了这种民间舞蹈的艺术品位。接龙舞在解放前一直是祭祀性的宗教舞蹈,它自娱性强,跳舞时人们模仿龙的动作特征与形象,舞者时时表演着龙起伏、龙翻身、龙抢宝、龙进门等动作,尤能表现龙的性格。这种自娱性的宗教舞蹈流行于湘西地区的花垣、保靖、古丈、凤凰、吉首等县市,平时遇到重大节日或春耕、秋收,人们就会跳起欢快的接龙舞,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在原始的接龙舞中,人们会撑开青布伞,热情奔放,他们把伞与伞相接起来,形成龙形,人动伞动,恰似游龙腾云驾雾,场面壮观。后来,经过艺术工作者的编排加工,又根据湘西苗族人民的一些民间故事,创作了一些带有一定内容的接龙舞蹈,如现代活跃在舞台上的《接龙舞》、《接龙迎新》等等舞蹈。接龙舞的内容在创新后并综合了苗族其他舞蹈动作及苗族民间武术的一些特点,将接龙舞形体语言与内容形式拓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如今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接龙舞都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它在保留了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道具特色

道具运用是接龙舞的个性特色。我们在欣赏舞蹈时,都会觉得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有时还会发现舞蹈者借助或使用了一定的道具,道具的使用会更加突出人们把握内心世界的表达。苗族接龙舞就是这样,它借助了青布伞,使伞这一物件在舞蹈中起了极大的作用。道具本身是无生命的物件,但被表演者借助于舞蹈动作之中,通过它能更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自从接龙舞被搬上舞台后,人们对它作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在道具上,他们将传统的祭祀器具改成了美观的戏剧物品,青布伞也显得花姿柔美,它为接龙舞登上文艺舞台增加了色彩,更便于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音乐特色

音乐是接龙舞的音韵特色。接龙舞主要是靠唢呐和锣鼓伴奏,这也是接龙舞保留原始祭祀遗风的主要手段。在跳接龙舞时,唢呐与锣鼓齐鸣,气氛热烈,场景颇为壮观。改革开放后,接龙舞的伴奏音乐受到其他乐器影响,在追求舞台效果的同时,编导加进了小鼓、铜拔、长号、芦笙等乐器,使乐队伴奏效果更为丰富。

表演特色

表演逼真是接龙舞的技术特色。表演逼真,这就要求跳舞者要有深厚的基本功,使表演能热情投入,能逼真塑造人物形象。在表演接龙舞时,演员要能模仿舞蹈内容中的神灵与龙王,步伐要矫健,他们必须使青布伞一把随着一把上下起伏。蜿蜒进行,使整个情景场面沉浸在一片欢腾、喜悦之中。

苗族接龙舞起源于湘西苗族地区,它属于苗族人祭祀性的宗教舞蹈,但它又是人们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生活习俗紧密相连。人们通过对接龙舞的欣赏,更能了解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并进而使接龙舞能引导我们循着一条民间舞蹈的小溪,去探究民间舞蹈的"根"与"源"。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