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鼓舞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昔日,瑶族多居山鼻,迁徙平凡。相传有一年大搬迁,途中遭到坏人洗劫。虽奋起抗击,由于寡不敌众,正处在危难之时,山上猴王率领猴群前来助战,个个手挥棍棒,勇猛出击,结果把敌人打败。为了纪念猴子助战有功,瑶民模拟猴子动作,创造了这种舞,取名叫"猴鼓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猴鼓舞


简介
舞者学猴子动作、边舞边唱


特点
人数多寡不限

苗族名字
大愣矬

目录
1简介
2特点
3来历
4贵阳苗族猴鼓舞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古蓬镇的古稠村,遂意乡的增仰村等地瑶胞,常于瑶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和喜庆节日跳猴鼓舞。舞者学猴子动作,边打鼓边跳舞,边舞边唱,作戏取乐。

折叠编辑本段特点
此种舞,人数多寡不限,服饰、道具简单,戴上脸壳,腰系红带,背上腰鼓即可上场。舞时,动作敏捷、节奏明快、击鼓多变、情

折叠编辑本段来历
折叠故事情节
相传,在一个林木茂密、山明水秀的地方,住着一户人家,丈夫早亡,遗下三个儿子,妻子一人含辛茹苦,以到山上采集青冈子酿酒维持生计。一天,兄弟三人到山上采摘青冈子,不知不觉小兄弟与两个哥哥走散了,两位哥哥采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发现弟弟不见了,连忙跑回家叫来母亲和村里的邻居,打着火把上山去找,但是一连三天都找不着,他的母亲为痛失儿子,每天都以泪洗面,时间一长,就把眼睛哭瞎了。

这个小儿子发现哥哥不见了心里十分害怕,满山遍野哭喊着寻找两位哥哥,不知不觉中走到密林深处,迷失了回家的路,最后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山洞里,原来他掉进的是猴子居住的山洞,洞里住着一大群猴子,小儿子在洞里和猴子一起生活、玩耍,饿了就吃猴子们摘来的野果,渴了就和猴子们去喝山泉水。年长月久,这个小孩的身上渐渐的长满了毛,而且也学会了猴子的语言,连原来的话也不会说了。

过了许多年以后,这个小孩子的母亲因为思念儿子过度,就忧郁而终,按照毛南族的民族习俗,在出葬那天法师要用铜鼓来祭祀死去的老人,一时间阵阵低沉的铜鼓声响彻云霄,传到了千里以外的荒山上,正在猴群里玩耍的小儿子听到了远处传来家乡熟悉的铜鼓声,就顺着鼓声找到了回家的路,他走到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仔细张望,发现铜鼓声正是从自己家里传出,而且门前挂着白布,两位哥哥跪在棺材前一边哭一边烧香烧纸,便意识到母亲已经去逝,就不顾一切地往自己家跑去,但跑到门口后,才发现家里的人已认不出自己了,自己也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像猴子一样的叫声,他为了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悲伤之情,他捡起一段空树筒,用围在腰间的兽皮蒙上,做成了一面兽皮鼓,他举起兽皮鼓手舞足蹈的边喊边叫口里发出"嚎、嚎、嚎"的声音,并且围着兽皮鼓不停的跳舞,以表达自己离开家人多年的悲伤心情,在场的人开始还以为是山坡上的猴子在胡闹,但见到他眼里不停流着泪水,总是不愿离去,才想到他是不是十多年以前丢失的小孩,当两个哥哥认出他的时候,兄弟三人跪在母亲的灵前已经泣不成声。

折叠故事意义
后来,毛南族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就用兽皮做成手鼓,把三兄弟的传说演变成民族舞蹈的形式来纪念对亲人的深厚感情,流传到后来就成为毛南族的文化经典-"猴鼓舞"。毛南族对去世的老人出葬时除要用铜鼓来祭祀死去的亲人外,还必须用"猴鼓舞"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因其节奏欢快、动作滑稽,故而逐步演变到本民族的一些欢庆节日中,成为毛南族的传统舞蹈。

折叠编辑本段贵阳苗族猴鼓舞
《猴鼓舞》,苗族名字叫"大愣矬"(da leng cuo),主要流传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孟关、青岩、湖潮等地以青色服饰和以绣花服饰为特征的两个苗族支系中。

它来源"洪水朝天"的神话传说。古时,大地上发了一次洪水,洪水湮没了大地,伏羲兄妹钻进一段空心大树中并用兽皮封住两端,他们在洪水中飘流了很久。后来,昏昏沉沉的伏羲兄妹被一阵"咚咚"声吵醒,他们戳破兽皮钻出来,才发现洪水已经消退,几个猴子正在击打绷紧了的兽皮。他们以为,猴子敲响蒙皮唤醒他们是老天的意愿。后来,伏羲兄妹相互配婚并繁衍了人类,人类才重新兴旺起来。他们在临死之时嘱咐子孙记住:鼓和猴曾使人躲过灭绝的厄运。伏羲氏死后,他们的子孙就一代一代学猴子的动作,击鼓舞蹈来祭奠去世的老人。开始人们是纪念本民族的始祖,随着时光的流逝,就衍变成纪念先祖与祭奠过世长辈的民俗活动了。

贵阳地区有如下几种《猴鼓舞》:

1.一鼓一笙《猴鼓舞》

青岩一带的苗族所跳的传统《猴鼓舞》多为"一鼓一笙"。舞者两人,一人击鼓,一人持笙,皆为男性。它是由两个独舞相互伴合而成的舞,鼓声一响,乐声"和"之,有时芦笙为"鼓舞"伴奏,有时击鼓者为芦笙独舞伴奏;跳到高潮时,两舞者都拿出看家本领来使两种舞蹈浑然一体。吹笙者有时为了表现自己的技能,还在丧家院中摆上一张大桌,他时而围着大桌跳,时而滚上大桌在桌面上跳......这种"一鼓一笙"的《猴鼓舞》,不但是一种致哀的礼节舞蹈,还带着一定的演技性和自我表现性。其气氛热烈,演技不凡。

舞者以青色服饰为特征,着黑色长纱巾(约3米)缠头成圆盘形,上穿蓝布(或绸)大襟长衫,腰扎黑色长纱腰带(约3米);下穿便裤,脚穿布鞋。

音乐方面: 把皮鼓置于鼓架的交叉处上,用绳将鼓环系于木棒上,击鼓者双手持鼓棍。击打特征为:击棒、击鼓交替进行,如"打0 咚0"。 芦笙为直管中芦笙,6管5声 6 1 2 3 5 6的"la"调式。所奏曲 调速度平缓,一般以连续的8分音符为旋律进行特征,并多以最低音"6 "为伴奏,一曲到底无限反复。

动作方面:舞蹈动作分击鼓者动作和吹笙者动作。击鼓者动作主要有:"正打击鼓"、"背打击鼓"、"胯打击鼓"、"反打击鼓"、"上打击鼓"等。吹笙者动作主要有:"跟步转"、"踏步转"。

跳《猴鼓舞》时,大鼓和大桌摆在主家的大院中,击鼓者面向大鼓,持笙者任意在鼓前以肩斜对鼓。在音乐的伴和下,击鼓者随意做"正打击鼓""背打击鼓""胯打击鼓""反打击鼓""上打击鼓"等动作和转体使背对鼓面舞蹈。吹笙者做连续的"跟步转"动作,在一个三角形内舞蹈,并在

"跟步转" 中穿插"踏步转"动作。舞到高潮处,吹笙者上大桌表演"翻、滚、倒立"等高难动作,一直舞到尽兴为止, 舞蹈才结束。舞完曲止。

2.一鼓二笙《猴鼓舞》

这是孟关另一种《猴鼓舞》表演形式。舞者3人,1人击鼓,2人持笙跳舞相伴,皆为男性。这是一种传统致哀的《猴鼓舞》,多由年长的人跳。击鼓者多以各种姿态固定击鼓的一 面,两芦笙舞者在鼓的左前及右前随鼓点跳传统的芦笙舞。其气氛肃穆,舞姿凝滞。

舞者服饰特征、音乐特征、动作特征、舞蹈跳法都与一鼓一笙《猴鼓舞》相近,只是在跳《猴鼓舞》时, 吹笙者以1人为主(另一人随他),有时2人动作对称,有时2人动作相同。

3.一鼓四笙《猴鼓舞》

湖潮一带苗族所跳的《猴鼓舞》多为一鼓四笙《猴鼓舞》,这也是一种传统致哀的《猴鼓舞》,多由中年人跳。舞者5人,1人击鼓,4人持笙而舞,皆为男性。舞者以身着绣花彩片服饰为特征。

音乐方面: 把皮鼓置于3根木棍为鼓架的交叉处上,用绳将鼓环系于木棒上,击鼓者双手持鼓棍。击打特征为:击棒、击鼓、击鼓边交替进行,如"打0 咚0"、"打0 的0"。 芦笙为曲管芦笙,6管5声 56 1 2 3 5 的"sol"调式。所奏曲调节奏急促、速度较快,一般以连续的8分音符为旋律进行特征,并多以最低音"5 "为伴奏,一曲到底,无限反复。

动作方面:与以上形式的猴鼓舞动作大同小异,相比之下步幅要快些、小些。

跳这种《猴鼓舞》时,大鼓摆在主家的大院中,击鼓者背向大鼓,持笙者在鼓前一字排开。在音乐的伴和下,击鼓者随意做"正打击鼓""背打击鼓""胯打击鼓""反打击鼓""上打击鼓"等动作和转体面对鼓面舞蹈。吹笙者做连续的"跟步转"动作,并在两两换位舞蹈、"跟步转" 中穿插"踏步转"动作来转换自己的舞蹈位置;有时变成两两对面的"十"字形舞蹈,并两两互换位置。其动作单一,气氛沉重,动律单纯。一直舞到尽兴为止,舞蹈才结束,舞完曲止。

4.一鼓多笙《猴鼓舞》

这是孟关苗族在建国之后,由传统《猴鼓舞》逐渐衍变出来的一种具有娱乐性的、有女性参加的广场集体舞。此舞只在节日和集会场合中表演。舞者20来人,1人击鼓,人数不限的男女青年舞蹈。

表演时,除一中年人击鼓外,其余舞者皆是男女青年。男子吹笙,女子持彩巾舞蹈。

击鼓者仍着传统服饰。男青年用黑色长纱巾(约3米)缠头成圆盘形,右耳边伸出约15厘米的纱巾头。上装穿蓝布大襟长衫(经济条件好的则为缎子料),颈饰为银项圈和银锁,腰用黑色长纱腰带(约3米)缠数层,腰带宽约20厘米。下装 穿便裤,布鞋。女青年头戴如"笔架形"的双尖彩帽,以紫色或黑色布料制成并以绣花彩条固定;前面尖上系3、5束彩色丝线,长度不定,以戴帽者戴上后到眉毛处为宜。颈饰为银项圈与银锁。上装穿无领开襟衣,紫色布料,贴花;贴花位置在袖筒和后边臀部,衣片前短后长。下装穿便裤,外穿黑纱两逗折裙;上层折疏,下层折密。穿布鞋。腰饰为:先用黑色长纱巾(约3米)缠紧折裙,在外面穿上绣花围腰。

音乐方面: 把皮鼓置于特制的鼓架上,击鼓者双手持鼓棍。击打特征为:击棒、击鼓、击鼓边、击鼓绑交替进行,如"打0 咚0"、"打0 的0"、"打0 嘎0"。在舞蹈高潮时,则以多种姿态从各个方向击鼓面、鼓梆、鼓边等,音响富于变化,很具特色。芦笙为直管中芦笙,6管5声 6 1 2 3 5 6的"la"调式。这种芦笙有圆润清丽的音质和华美、深远、飘逸的音色。 所奏曲调速度平缓,一般以连续的8分音符为旋律进行特征,和声伴奏与曲调旋律交替在高低音区出现。一曲到底,无限反复。

动作方面:舞蹈动作分击鼓者动作、吹笙者动作和女舞者动作。击鼓者动作主要有:"右手击鼓"、

"跳步击鼓"、"胯打击鼓"、"身前击鼓"、"身后击鼓"等。男女芦笙舞动作主要有:"甩巾顶胯"(男青年做此动作时,不顶胯,双手随舞蹈节奏每拍先下后上抖动一次)、"横步甩腿"、"甩腿跳"、"击掌翻"、"四步击掌"、"拍手跳"、"四步跳"、"摆手跳"、"牵手跳"、"对脚跳"、"叉腰顶胯"、"蹲踏步"(女青年不做此动作)、"踏步翻身 "(女青年不做此动作)、"跺步"(女青年不做此动作)等。其中,"顶胯横走"与"叉腰顶胯"等动作都为孟关苗族独有。它在4拍之内两次向同一侧作顶胯的动作,既具有特色又具有韧性。舞蹈节奏流畅,速度较快,显示了欢乐的情绪。

这种《猴鼓舞》主要的特点是队形变化多样。有一字横队、两路纵队、八字队形、穿八字队形、跳扇形、双穿花形等等以女舞者的动作为突出,其动作的主要特征是腰胯松弛而具有韧性,左右顶胯而线条平滑。另外,这个舞蹈有明显的高潮。当舞蹈进人高潮后,击鼓者以多种不同的舞姿在鼓前后左右敲击大鼓的各个部位。在这种不同音响的变异鼓点中,芦笙手跳起"翻身芦笙"、女舞者跳起"牵手跳",鼓面声、鼓棒声、乐声、击掌声、银项圈银锁的撞击声合成一片,使整个舞场的热烈气氛达到最高潮。

综观贵阳地区的苗族《猴鼓舞》,虽然形式较多,但大致可分"传统祭祀性《猴鼓舞》"和"自娱性《猴鼓舞》"。"传统祭祀性《猴鼓舞》"至今还在民间流传;而青年人们更喜欢的是"自娱性《猴鼓舞》",因为这种舞蹈的节奏较快,动作丰富,队形复杂,场面欢快热闹。在舞蹈动作、队形、跳法等方面都大大地突破了传统《猴鼓舞》的风格;尤其在动律与韵味方面更有许多有价值的创新,它表现出与传统《猴鼓舞》截然不同的舞蹈特征。这种《猴鼓舞》在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越来越有新的风采。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