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大鼓舞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大鼓舞,云南省景洪市传统舞蹈类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基诺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基诺族有本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说。他们视之为本民族的"根谱",并以歌、舞、节庆祭仪等形式,加以崇拜和纪念,起着民族历史课、课堂和教材的作用。基诺族《阿嫫尧白造天地》的神话传说中言:他们的祖先是从大鼓里出来的,因此,视大鼓为神物。

2006年5月20日,基诺大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8。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基诺大鼓舞

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基诺大鼓舞
申报地区
云南省景洪市

遗产编号
Ⅲ-38

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沙车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资木拉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目录
1历史渊源
2舞蹈特色
3传承保护
4社会影响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大鼓舞",基诺语称"厄扯歌",最早称为"白腊泡司土歌","白腊泡"是巫师,"司土"是寨名。民间传说,洪荒年代基诺族的祖先阿麦腰白造了一只大鼓,让麦黑与麦妞藏在鼓内躲过了灾难。此后,麦黑与麦妞繁衍了基诺族的后代。因此,基诺族人民世世代代跳大鼓舞,所以基诺族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腰白,以纪念阿麦腰白,并将大鼓作为神圣之物,供在卓巴(寨老)家中。大鼓舞开始是一个独舞。现在跳的"厄扯歌"是在"司土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解放以后,基诺族跳大鼓舞的场所从卓巴家搬到寨场。大鼓舞经文艺工作者加工以后走上了舞台,成为具有基诺族民族特色的表演性舞蹈。

2006年5月20日,基诺大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折叠编辑本段舞蹈特色
折叠表演形式
跳大鼓舞以过"特懋克节"时较为隆重,时间是在立春后三天。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一头乳猪、一只鸡,供于鼓前,由七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祭毕,由一人双手执鼓槌边击边舞,另有若干击、击镲、伴舞伴歌者,跳大鼓舞时的唱词称"乌悠壳",歌词多为基诺人的历史、道德和习惯等内容,舞蹈动作有"拜神灵"、"欢乐跳"、"过年调"等。大鼓是基诺族的礼器、重器和神物,只能挂在卓巴(寨老)家的神柱上,制造大鼓要遵循很严格的程序。

基诺大鼓舞是基诺族历史悠久、普遍流传的民间舞,起始由老年人跳,后来演变为青年人跳。舞蹈开始时,人们在主祭人家搭一临时祭台,中间放置蒙布画有彩虹及洪水传说的大鼓,此外在其下面再摆放一面大鼓,由村寨权威人士卓巴手持祭品、口念祭词,同时将葫芦瓢里的大米撒向大鼓,用两片槟榔叶搭在鼓架上,之后敲响大鼓,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

基诺族村寨之间过节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的村寨仍保留着抢鼓习俗,大家都去抢那面能带来好运的鼓,但抢鼓过程要动各种脑筋,非常有趣。在巴舍、巴朵等寨子里,每逢特懋克节,大家会唱着自发聚在一起,然后挨家挨户地跳舞,在家留守的主人则会准备好酒菜招待舞者。

折叠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有:

约卡玛厄扯咽:左脚前伸前脚掌点地,右脚屈膝脚跟离地,一拍一次压脚跟,双手握拳抬在胸前,左手在右手外,拳心向胸,双手交替由内向上提往外绕,每两拍绕一圈。

特莫阿咪:左脚左横迈一步,双手半握拳,拳心向上自腹前向两旁分开,再右脚向左上步顺势左转半圈成"正步"踮脚尖站立,双滕稍屈,上身前倾,提胯稍往右送出;同时双臂微曲,双手提起从前盖下,分划至身后两侧。

鸟攸壳: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跟离地,身体前倾,拳心相对从左平划至右前,如邀,请状。可原地做,也可碎步做。

嘿列马厄扯咽:右脚前伸以前脚掌点地,左膝微屈,左脚一拍一次压脚跟,身体每拍随之颤动一下,随着压脚跟,左右手胸前一拍一次交错上举,上身随手向左右小幅度摆动。

尼咪:右脚屈膝重心,左脚勾脚前伸,脚跟点地,左臂屈肘向左前抬起,身体稍后仰,双脚跳起,空中屈膝,双手半握拳至两旁。

扎可罗:左脚左前跺地擦出成脚尖点地,同时左臂屈肘抬左前,掌心向上,再左脚压脚跟一次,同时左臂抬肘翻腕成拳心向下,对称动作,之后,站小八字步双脚跟踮起,身体前倾,双肘再抬一下,双腿成小八字步半蹲,同时压脚跟,双肘向下压,双手外翻腕成掌心向上。

大鼓舞动作不多,但很有特点,为舞蹈伴奏的是锣鼓点和歌唱,舞蹈时只舞不唱,舞蹈动作柔中含刚,具有粗犷、沉稳的风格,体现了山区基诺族的性格与气质。

折叠服装特征
表演时男舞蹈者头缠5米长蓝色包头巾,穿白布无襟开襟短衣,白布扭裆裤,赤脚。女舞者头戴白布三角帽,穿黑色或蓝色无领开襟短衣、菱形围兜、白色条纹短裙,小腿系里腿布,赤脚。巫师头戴五丫帽,穿黑色布衣和扭裆裤,系镶红边开前叉白色长围腰,赤脚。

折叠表演道具
基诺族的大鼓长约1米左右,直径在四、五十厘米之间,两面蒙有牛皮。

折叠音乐特点
基诺大鼓舞部门调查记录的曲调有《特模阿咪》(即过年调)、《乌攸壳》(意为拜灵)、《厄扯锅》。《特模阿咪》是最古老的大鼓舞歌调,由徵、宫、羽、商、角五音阶组成,速度缓慢,歌者在大鼓前手持铓或镲边歌边舞,表现过年的喜庆气氛。

折叠编辑本段传承保护
折叠传承价值
大鼓舞,是基诺族民间舞蹈中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群众中有着深远影响的舞蹈。

基诺族因历史变迁,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能歌善舞的他们,心中都有一本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百科知识全书,智慧的他们把历史文化用舞蹈与歌曲传承延续下去。

折叠传承现状
基诺族大鼓舞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只有3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尚能掌握大鼓舞仪式的全过程及全部舞蹈动作,已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急需加以保护。

折叠传承人物
何桂英,女,基诺族,1968年7月出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巴朵村人,2018年5月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云南省景洪市申报。

折叠保护措施
2007年4月到2008年底,基诺族大鼓舞建立了文化传播基地,传承基诺族的民俗、礼仪、音乐、舞蹈、传统技艺等。2018年,基诺族乡文化中心带领着国家级的基诺大鼓舞传承人何桂英老师深入茄玛村委会的毛娥新寨和少妞村小组开展培训,为基层的文艺队带去了这一文化大餐。2019年,景洪市文化馆和基诺乡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为期两天的大鼓舞与鼓歌传承人培训班,共有19名非遗传承人参加培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景洪市文化馆获得"基诺大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影响
折叠重要活动
2019年,在云南省第二届"中国人寿杯"老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基诺大鼓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9年,在景洪市勐旺乡"特懋克"节庆祝活动中,基诺大鼓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9年,在欢庆一年一度的基诺族"特懋克"节中,基诺大鼓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折叠荣誉表彰
2000年,何桂英代表基诺大鼓舞参加迎接新世纪民间歌手选拔赛,获得了优秀奖。

2001年,何桂英代表基诺大鼓舞参加西版纳州第二届民族民间曲艺展演,获得了二等奖。

2001年,何桂英代表基诺大鼓舞参加景洪市农村业余调演,参赛的两个节目,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2005年,何桂英代表基诺大鼓舞参加基诺乡"特懋克"暨首届古茶节民歌大赛,她参赛的两首歌曲、分别获二、三等奖。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698.html